"嚯!这哪是采韭菜,简直是蝗虫过境啊!"护林员老张蹲在海拔两千米的北灵山草甸上,手指捻着几根蔫头耷脑的韭菜苗直嘬牙花子。他身后原本该是绿浪翻滚的高山草甸,现在活像被剃了阴阳头——东一块西一块露着黄褐色的头皮,几株侥幸逃过剪刀的野韭菜在风里瑟瑟发抖,紫色小花都快摇成拨浪鼓了。
五月的阳光把草甸烤得发烫,山脚下乌泱泱的人群正往上涌。穿碎花裙的大妈挥舞着不锈钢铲子,铲尖在太阳底下闪着寒光;戴渔夫帽的大爷腰里别着折叠剪刀,走两步就弯腰扒拉草丛;最绝的是半山腰那几位,煤气罐往地上一杵,案板支在背包上,现割的野韭菜拌着鸡蛋馅儿,饺子皮甩得啪啪响。"现摘现吃才叫鲜!"穿红T恤的大哥冲镜头比剪刀手,他脚底下刚被刨开的土坑里,几段韭菜根白惨惨地翻在外面,活像被薅秃了的蒲公英。
植物学家李教授蹲在监控样地里直叹气。他手里那株山韭标本叶片肥厚,鳞茎饱满得像小蒜头,和超市里卖的细韭菜压根不是一码事。"这些野生祖宗长一年才冒一茬,地下块茎攒的营养跟老太太的私房钱似的,哪经得住三天两头被掏啊?"草甸上横七竖八的脚印里,几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大花杓兰被踩得东倒西歪,紫红色花瓣蔫得能拧出苦水来。要知道在隔壁保护区,科研员想找这宝贝都得办手续,在这儿倒好,直接被当野草碾进泥里。
景区管理处的老王最近愁得直薅头发。告示牌上的"禁止采摘"四个字早被晒褪了色,周末高峰期涌上来的人流比春运火车站还密实。"去年这时候草甸还像绿绒毯,现在跟狗啃的似的。"他踢了踢裸露的沙土,一阵风过来就扬起黄烟。更邪门的是有些"资深玩家",专挑凌晨打着手电上山,挖完还得意洋洋发攻略:"北灵山韭菜自由!速来!"配图里鼓鼓囊囊的塑料袋排成排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刚打劫完菜市场。
山脚下小卖部的老板娘倒是机灵,墙上贴了放大十倍的山韭解剖图,红箭头标着"挖断根茎会死"。"管用吗?"她边嗑瓜子边摇头:"十个人里八个说'我就掐点叶儿',结果裤腿里抖落的全是带泥的根。"有个戴草帽的大爷更绝,理直气壮嚷嚷:"韭菜越割越旺!俺们村菜园子都这么整!"护林员小刘差点没背过气去——人工种植的韭菜是韭菜他妈生的,野生山韭是韭菜祖宗变的,能一样吗?
生态修复专家拿着航拍图直嘬牙花子。被重点"关照"的采摘区像得了斑秃,和周边茂密的草甸形成鲜明对比。土壤检测报告更吓人——表层腐殖质少了三成,照这个速度,再过两年怕是要变戈壁滩。"草甸看着不起眼,其实是高山生态的蓄水池。"专家指着测量仪上的数据,"每平方米草根能蓄八瓶矿泉水,现在?呵呵,连个可乐瓶都装不满。"
夕阳西下时,草甸上飘来阵阵韭菜盒子香。几个大学生模样的游客蹲在告示牌前嘀咕:"原来这玩意儿挖多了真会绝种啊?"他们脚边躺着几株刚拔出来的山韭,根须上还粘着新鲜的泥巴。远处传来护林员的喇叭声,混着采挖人群的说笑,在山谷里撞出古怪的回音。山风掠过千疮百孔的草甸,把那些紫色小花的叹息吹得很远,很远。
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倡导文明、健康的社会风气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。
股票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