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小静东京赛场起跑失手,男子短跑全线折戟背后有何隐情
现场那一幕,说真的,看得人有点憋气。女子100米预赛第五组,梁小静站在东京世锦赛的跑道上,第八道,脚尖轻轻踩着起跑器,屏息,等枪。枪声一响,她猛地一蹬——但那一下太猛了,身体重心瞬间有点前扑,差点就崴了节奏。起跑这一关没抓好,全程的故事,就此埋下伏笔。
其实,她的速度并不慢,11秒29放在亚洲赛场依旧够快,放在亚锦赛甚至能拿冠军。但世锦赛的门槛,是另一档次的残酷。英国的内塔冲出10秒94,美国的特里11秒06,利比里亚的戴维斯11秒12……你会发现,差距不是一两个动作的细腻度,而是从起跑到冲线的每一米,都有人在用极限压你。
梁小静赛后很坦白,说两点:一是班车发晚,热身时间被压缩;二是自己起跑使劲过猛,节奏乱掉。你可能会想,这是不是借口?可对于短跑,热身的节奏和心理预热,就跟高考提前进考场的感觉一样重要。一旦慌了,哪怕只有0.05秒的犹豫,后面想追回来,几乎不可能。
有意思的是,男子100米这边,其实大家早有心理准备。谢震业今年虽然跑出了赛季最佳10秒21,但那天的复赛名单里还是没他的名字。他在跑道上的前半程还行,可后面几步明显发力衰了点。邓信锐则像是复制粘贴——10秒23,前半道冲得挺顺,40米后被追上,整个人动作有点发紧。
要说更让人唏嘘的,是这种“老的老,小的小”的状态。苏炳添退役之后,中国男子100米就像没了灯塔。在整个亚洲,能杀进世界大赛半决赛的短跑人,屈指可数。这次东京赛场,除了泰国的汶颂,没人进半决赛,亚洲选手差一点首日团灭。
回到梁小静,她的背景其实很励志。早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,她就穿着带着国旗的小背心站上过奥运跑道。今年5月底的亚锦赛,她用11秒37摘金,拿下中国12年来首个女子百米亚洲冠军,那一刻,她是亚洲女子短跑的标杆。可竞技体育有个残酷真相——等级差一层,哪怕平时是亚洲女王,放到世锦赛也可能连半决赛都摸不到。
那天的东京,天气并不闷热,赛场周围依然充满节日感,观众的呐喊一轮接一轮。但梁小静从中途跑到终点线,脸上的表情是紧的,很紧。冲线的一瞬间,她低头看计时牌,然后摇了下头。旁边的对手,有的已经在向看台挥手,有的干脆原地大笑,形成鲜明对比。
如果你有留意,会发现她走下赛道时步子有点快,好像不太想停留。她后来在混采区聊到“起跑节奏”,手上还做了个往前扑的动作,自己也苦笑了一下,说“差点整个人摔出去”。有人打趣说,可能是东京的空气都比亚锦赛更让人紧张吧。
而谢震业的情绪则平和很多。他知道自己在这个项目上的极限在哪里,赛后还和教练站在一边分析录像。邓信锐则有些不甘,明显在回味那最后几十米的掉速,像是在找“如果当时我再放松点会不会不一样”。
说实话,这次的成绩不说满意,很多人心里也是早有预期。亚洲短跑要在世锦赛舞台立足,不光要跑得快,还要跑得稳定。在这种密度的竞争中,任何一个小的节奏乱步,都可能让你从晋级线掉下去。
场边有观众悄悄笑着说:“第一天就这么刺激,后面估计还要心跳加速。”还有人叮嘱身边的朋友,“以后千万别迟到,不管是考试还是跑步”。至于梁小静?听说她回到更衣室时,鞋都没脱就坐了很久,有人说她还哼了两句歌,到底是不是,谁也没走近去确认。球迷们只是觉得,这个故事,可能才刚刚开头。
股票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